学生安全教育制度
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防范意识培养、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技能训练,重视加强紧急情况下撤离、疏散、逃生等安全防护教育,增强学生自救、自护和互救的能力。
一、学生安全教育包括以下内容
1、交通安全教育
2、消防安全教育
3、食品卫生安全教育
4、用电安全教育
5、实验、实习及社会实践安全教育
6、体育运动安全教育
7、网络安全教育
8、劳动及日常生活安全教育
9、其他方面的安全教育
二、各学段安全教育目标
学校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确定各学段安全教育目标,形成教育递进层次。
1、幼儿园安全教育要使幼儿初步学习处理日常生活中危急情况的办法,接受成人有关安全的提示,学会避开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和保护自己。
2、小学安全教育要使学生初步树立安全观念,了解学校和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安全知识,熟记常用的报警、援助电话,具备初步的分辨安全与危险的能力,掌握紧急状态下避险和自救的简便方法。
3、初中安全教育要使学生树立安全观念,自觉遵守安全法规,保护公共安全设施;熟悉学校、家庭、社会中须知的安全知识,掌握紧急状态下自救自护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危险判断能力和防范事故、抵御暴力侵害的能力。
4、高中安全教育要使学生树立安全观念、法制观念和公德意识,自觉遵守安全法规,维护公共安全,懂得运用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熟悉学校、家庭、社会中须知的安全知识,掌握紧急状态下自救自护的基本方法和事故发生后请求救助的基本途径,具备一定的安全防范意识、危险判断能力和抵御暴力侵害的能力。
三、安全教育时间和方式方法
1、学校要根据地域、环境、季节特点,每学期开学时学校应在全校学生会上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班主任应对所在班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平时学校要利用晨会、班级要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2、安全教育进课堂。各校要在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中安排一定课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力争做到安全教育读本人手一册。
3、每学期放假前,学校要针对假期应注意的事项,对学生进行一次安全教育。
4、学校要通过广播、宣传栏、黑板报、图片展、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教育,有条件的学校要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安全防范演练,使学生掌握避险、逃生、自救的基本技能和相关知识。
5、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利用每年的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每年3月最后一周周一)、全国食品卫生宣传周和市“安全教育周”(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市“
6、学校要与家庭密切配合,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障碍疏导工作,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压力,防止和减少学生因心理疾病而发生的他伤、自伤、自残事故,学校要把安全工作作为龙八会、龙八学校的重要内容,增强安全教育效果。